偶然的一部电影,改变了这个农村女孩的生命轨迹,“读大学、出国、当导演……”魏敏芝凭借自己的执着和运气,走出了一条其他人难以复制的道路。近日,魏敏芝回到中国,拍摄以自己为原型的一部纪录片。
7月4日,魏敏芝带着她的丈夫和父母来到北京。12年过去了,魏敏芝从一个土里土气、懵懵懂懂的农村小姑娘变成了落落大方、谈吐优雅的大学生,她的世界也不再局限于赤城县东栅子村。
非常感谢张艺谋导演
1998年,《一个都不能少》剧组挑演员时,最初看中的是魏敏芝的双胞胎妹妹魏敏聪。当时让魏敏聪唱歌,她红着脸,一个劲儿地往后躲,站在后面的魏敏芝急了,大声说:“怕什么?你唱,你唱!”发现魏敏芝说话很冲,副导演就问她:“你敢唱不?”魏敏芝把脸一扬:“有什么不敢?”“那好,你就出来唱一个”,对方说。
魏敏芝二话不说站出来,双手往腰上一叉,唱了那段人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唱得剧组的人哈哈大笑,女主角敲定,她的命运从此改变。
“我非常感谢张艺谋导演”,魏敏芝说,虽然张艺谋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仅有只言片语的教诲,但他在魏敏芝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像父亲或师长,或者更高。这么长时间过去,提起张艺谋,她还是习惯叫“导演叔叔”,也经常给张艺谋的助理打电话、发邮件,把自己的点滴进步与他分享。
在出演了《一个都不能少》之后,头戴“谋女郎”光环的魏敏芝被石家庄精英中学免费接收,父母和姐姐也安排到学校工作。
虽然基础差,但好强又勤奋的魏敏芝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从倒数变成了年级前十。她把所有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每晚宿舍熄灯后,就躲在床上用手电筒学习两三个小时,复习语法,背单词。期末考试前几天,敏芝竟用坏了两个小灯泡。当她取得班级第二名、年级第10名的好成绩时,她的视力也急剧下降,现在走到哪儿都架着一副眼镜。
但现在谈起那段时光,魏敏芝轻描淡写,“其实在学校的生活就是跟着老师,认真上课、听讲、做练习,学习就会好了。而且我真的不聪明,勤能补拙吧,我很拙,哈哈”。
《一个都不能少》让魏敏芝多了一个兴趣——做导演。她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的理想已不再是小学老师,而是拍电影。有时她做梦,梦见“导演叔叔”又约她演电影了,结果睁眼醒来,发现是假的,抱怨自己“怎么醒得那么快”。
2004年,魏敏芝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失利,失败让她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不过众人的鼓励和安慰让她感觉“路不那么难走”,更关键的是,西安外国语学院又抛出了橄榄枝,她被该校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编导系录取。魏敏芝说,这种帮助弥补了她之前所有的失望和失落。快乐、执拗的她又回来了。
美国留学梦想照进现实
看起来,美国的生活并没让魏敏芝变得“时髦”。7月4日上午,她拖着一双黑色夹脚拖鞋出现在记者面前,梳着高高的马尾,戴眼镜,穿一件简单的蓝裙子,几乎每说一句话都会笑。“谁说我没变化?胖了啊!”她捂着脸,开玩笑说,都怪先生做饭太好吃了。
魏敏芝的先生大卫是个质朴、可爱的美籍华裔大男孩,虽然不能完全听懂妻子在讲什么,但他一直牢牢握着她的手,温柔地看着她。他说,敏芝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毕业后,你会跟敏芝来中国吗?”记者问,大卫立马回答,“I do”。
2004年10月,美国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华裔教授陈尔岗应邀到西安讲学。在去往西安的航班上,他正巧看到了魏敏芝被西安外国语大学录取的消息,早已在美国看过《一个都不能少》的陈尔岗决定,一定要见见魏敏芝。几个月后,陈尔岗到西安外国语学院见到她,但当时魏敏芝连简单的英文问话都听不懂,他就介绍了两位外籍同事给她。这次见面,陈尔岗提到杨百翰大学交流的事情,但类似的许诺太多了,最终都成为泡影,再说魏敏芝也根本没有留学的钱。魏敏芝心里是这样想,但还是像当初参加《一个都不能少》选角一样,不管是不是真的,先试试再说。在两位外教的帮助下,魏敏芝的英语进步很快,陈尔岗也经常打电话拜托同事多关照她。一年后再见,他们已经可以用流利的英语交谈了。
2006年8月,魏敏芝独自一人飞往太平洋海岛夏威夷,开始了她四年的免费异国求学之旅。
在美国的大学上课,每学期可以自由选择所修学分,魏敏芝每学期都会修18个学分,把毕业时间尽量缩短,因为“我要早一点毕业,毕业之后就要找工作,在国外上学一年会花销很大”。
这也导致魏敏芝的睡眠一直不足。她在美国的生活虽然快乐,却全是快节奏。一开始要进语言班补习英语,和同学聊天完全听不懂。老师布置的论文动辄十几页,美国学生用4 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她可能要用16个小时。
早上5点起床,上午7点到11点上课,下午到校内电视台上班,下午5点下班,晚上6点开始做功课,往往要到12点。这就是魏敏芝的作息时间,看起来几乎是高中生活的延续,但对非常严格要求自己的敏芝来说,非常正常,而且周围的同学也是如此。尽管在旁人眼里,她可能已经足够优秀了,但魏敏芝始终在提醒自己,要谦卑,不能飘飘然。
若没拍电影可能会去养猪
有爱人、有梦想、有希望,她对自己现在的形象很满意——“幸福的魏敏芝”。
和12年前一样,魏敏芝有点害羞,有点不自信,有点小执拗。她还和以前一样爱说,还在美国学会了开玩笑,她喜欢像老师一样对着很多人讲话,现在的生活也能将“当老师”和“做导演”结合起来。
在杨百翰大学,每周都有学生自己组织的文化交流课,由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和做老师差不多,“那种感觉非常好,我很喜欢”。魏敏芝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上讲台,给学生们讲影视导演知识。在她看来,导演和老师两者有相同之处,“诠释自己的想法,别人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在给出想法时,也会得到回应和沟通。
当年拍完《一个都不能少》后,有不少演艺学校、公司来找她,承诺拍戏,或直接去艺术院校,放弃读高中……在这个时候,她做了理智的决定,继续学业,接受完备的教育。回顾往事,魏敏芝始终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是一个有想法的姑娘,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这次回国,魏敏芝要以自己为原型拍摄一部纪录片,名为《奇迹的女儿》,片子明年冬季将在美国盐湖城电视台播出,在这个片子里,她担任制片助理和演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这个梦想去努力的话,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她说,希望观众看过片子后有一些启示。目前,魏敏芝的档期已经排满,她将在国内拍摄三周《奇迹的女儿》,10月份导演一部电视剧《警区101》,明年2月份还要拍摄一部反映台湾生活的电影。
“假如你没有拍张艺谋的电影,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种假设性的问题又被抛过来,魏敏芝虽然已回答过多次,但还是没找到合适的答案,“如果,真的有如果,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有时候看看网上的报道,总觉得还是不够完美”,这个倔强的姑娘一直在用“完美”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比如说,有人写魏敏芝如果没有拍电影,现在可能会去养猪,我自己想想,可能也会成为养猪的,哈哈”,她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起来,“应该是我说的……有时候自己说话很随意,但再去读自己讲的话,就会觉得,应该再好一点”。
采访当天一上台,魏敏芝就说“我很紧张”,紧张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并没有大家说得这么 “优秀”,也不能成为别人的标准。
“有时候我也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一点?但是有句话说,其实最好的只有一个,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do your best,和be the best,就是说你不需要be the best,但一定要'try your best',没有必要一定成为最好的,但你一定要尽力”。
对话
我希望也有改变其他人命运的机会
问:大家总是把你和张艺谋联系起来,你会不会觉得这种感觉不太好?
魏敏芝:我不是很介意,因为大家也很关心,就像在问一个普通朋友一样。而且因为他的电影我才有走出山村的机会,这是事实,10年,20年,30年之后,如果有人问起,我还是会说,感谢张艺谋导演和《一个都不能少》。
问:和其他“谋女郎”相比,你是不一样的,你感觉到这种差别吗?
答:其他的人,因为他们都是专业的演员吧,而我只是一个学生,定位不一样,所以感觉也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知道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问:你觉得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或者说优势在哪里?
答: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就是,自己快乐,而且会让周围的人快乐。
问:自己感觉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吗?
答:目前打算做一个很好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多学习,因为在工作人员当中,自己也不是最优秀、最出色的,我要好好学习,拍出更好的影视作品。
问:张艺谋和《一个都不能少》改变了你的命运,你会扮演当年张艺谋的角色,去改变其他孩子的命运吗?
答:如果有机会,我会。希望去改变其他人的命运,不光是孩子,凡是有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有机会,我都愿意帮助。
(编辑:viv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