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之一,坐落于马萨诸塞州剑桥,隔查尔斯河与波士顿相望。哈佛大学有两所学院招收本科生,即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它们招收的学生约占哈佛大学全体学生的一半。哈佛大学是常春藤联校之一。
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原称剑桥学院。出生于伦敦的英国牧师约翰·哈佛(John Harvard, 英国剑桥大学毕业) 于1637年由英国到此新建的学院内工作,由于工作很积极,得到好评。他将其全部藏书和一半资产捐赠给这所学院,该校因此而改名为哈佛大学。1638年夏天学校开学时只有一名教师、一所木板房和一个“校院”。
哈佛创建初期是由教会主办的,但在头200年中,就逐渐地摆脱了宗教和政治的控制。1865年,该校校友开始选举学校管理委员会。19世纪初开设了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19世纪中期,哈佛的劳伦斯科学学院为美国应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埃利奥特任哈佛校长期间(1869至1909年),将哈佛办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校。他采用选修制,取代了刻板的古典课程,学生们可以攻读他们感兴趣的专业。今天的哈佛大学已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2007年10月12日,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就任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她是该校历史上任命的第一位女校长。
哈佛大学设有17个学科系,分属2个本科生学院(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和10个研究生学院:文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设计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行政管理学院、法学院、牙医学院、神学院和商学院。与它有直接联系的有95家图书馆、7个植物研究所、2个天文台、50余个科学、工程和医学实验室、9家自然历史、医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哈佛大学还拥有许多著名的研究中心,如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环境设计研究中心、电子计算机研究中心等。
哈佛大学研究院兼收男女生。大学生有男校及女交。哈佛学院 (Harvard College) 专收男生。拉德克利夫学院 (Radcliffe College),创于1879年,专收女生。大学生进入一年级必须住在学院内。二年级学生住在校园外13座各自独立的居住区内。自创办以来,哈佛已为美国培养出了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包括30多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9名普利策奖金获得者和6位总统: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第6届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第19任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以及一批法官、内阁官员和国会领袖。
哈佛占地380英亩,正中有建于30年代的纪念教堂,周围是学生宿舍、图书馆和教室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如霍尔登小教堂、马萨诸塞堂(现存最早的哈佛建筑,建于1720年)、哈佛堂和维德纳图书馆都是著名的古建筑,具有旧大陆建筑的庄严典雅之美。当然校园中也不乏崭新的现代化校舍。学校里处处是青青的草坪,蔽日的榆树,那一幢幢红砖砌成并爬满长青藤的楼房,使人感到亲切和宁静。漫步校园,人们会注意到这里竖立着一块龟背驮着的高大石碑,这是中国哈佛同学会1936年在哈佛三百年校庆时赠送的礼物。自清末以来,这里就有众多的中国学子就读,王安、贝聿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哈佛拥有9座博物馆,它们既为教学服务,又向公众开放。最值得参观的要数植物学博物馆。在这里,瑞士的龙胆草伴随着墨西哥的仙人掌,埃及的蓝睡莲映衬着朝鲜的金达莱, 还有中国的梅花和牡丹。名花奇卉约有800多种,色彩鲜艳而且永不谢,原来它们是植物的玻璃模型,俗称“玻璃花”,由两位德国艺术大师穷毕生精力制成,是世界上的绝品,人们誉之为“科学中的艺术奇迹,艺术中的科学奇迹”。
哈佛毕业生中有不少是中国的学子:胡复刚(物理学家,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开拓者,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1918年归国,是中国物理学界的先驱)、刘瑞恒(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1919年获哈佛医学博士学位,1915年学成归国,曾任协和医院院长及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长)、竺可桢(科学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913年入哈佛大学攻读气象学。1918年归国。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此外,还有语言学家赵元任、林语堂,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梁秋,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著名数学家江泽涵,航天技术专家杨嘉屏,数学家姜立夫,剧作家洪深,政治学家钱端升,地质学家张炳喜,电子专家王安,建筑家贝聿铭?文图书,并赠送了首次向哈佛大学提供的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
1998年3月23日,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应教育部和北京大学联合邀请来华参加北大百年校庆活动。他还访问了欧美同学会,并与100多位北京哈佛大学校友欢聚一堂。
2002年5月1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了来华访问的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博士一行。
2008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来华访问。
(编辑:Jack,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