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中分“快慢班”向来都是学校保底利器,在我看来,对于那些在“快班”的,毁的是自由,当然,有自愿者漠然;对于“慢班”或所谓“普通班”的,be kicked out,“被放弃”,毁的是自信,同样,有自愿者漠然。
直到来了美国高中,我才发现老美也玩快慢班,但单从名字上看就可以发现明显差别——所谓快班”是“Honor”(荣耀)而所谓“慢班”是“Regular”或“Standard”(标准)。仅论名字,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有些人说只是委婉罢了,但我反而认为是概念的不同,美国人把学的慢的学生归类为普通或者标准,视动作快的为一中荣耀,而中国,给了他们“差”与“优”的标签。人的不应从智商上分三六九等,只有天赋——每个人必有特定天赋,加上热情,也就是兴趣爱好,也就没有了差别。
首先。荣耀班和标准班学习的内容完全一致,荣耀班学习的速度比标准班快,这一点是与咋们相似的。然而考试频率却恰恰相反,标准班的考试频率更大,比如化学,每过一个知识点就测验,而荣耀班则是一章一考,甚至两章。更多的,荣耀班的作业更加偏向自主学习性的计划,Project,也就是让你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调查学习,以文学荣耀班为例,给你在特定几本书中有一个选择,你自己课后探讨学习(当然有部分要求,例如主体归纳,人物性格总结,象征主义等),规定时间一般一个星期之后在全班分享,大多是运用PPT。而标准班则更像幼儿园,Project相对较少,大部分内容是老师课上引导学习。
这样分配的好处其实有很多,时间上,荣耀班学生与中国快班学生的大量作业相反赢出了更多时间,而标准班的学生由于在特定科目比较吃力,更多的时间和老师的讲解让他们和学的快的能在考试前站到同一起跑线。而荣耀班也并非因为学的快而闲着,更多的自主性学习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中增加自主思考,同时增加的课后项目正是迎合了他们的兴趣所好——学的快必然有所爱好与天赋。然后从潜移默化的影响来看,考试频率的不同也是对荣耀班的肯定,更加自信,同样给予了标准班更多自我检测的机会。
其次。为什么标准班的学生不会感觉自卑呢?这便引出了第二个美国“快慢班”的不同——学生可以自愿选择进入“荣耀班”或“标准班”,这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了强制分班和中国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拥挤,由于是自己的选择,少了相互之间的攀比和差距感,更多的自我评价意识和危机感。选择标准班的由于自己已经感觉有一定差距,面对更多的考试和老师引导也就以心甘情愿的对待,而选择荣耀班的,除少部分自满的以外,我相信大多数是因为兴趣所投或有一定天赋,少了死板的日常作业和考试,他们也得到了更多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后。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不够格的进了荣耀班或其实有天赋的进了标准班怎么办这又可以引出另一点不用——老师的态度。
中国的老师都是勤奋的,一不停布置作业,二不停赶学生鸭子,三不停补课,不像美国老师那样知足。美国老师不会要求缺乏能力的学生做更多,只会鼓励;也不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禁锢学生,也只会劝说。如果你本有天赋和能力却进了标准班或因为努力达到了荣耀班的水平,她会鼓励你进荣耀班;如果你其实应当进了标准班却进了荣耀班,她会劝说你进入标准班,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不强求,要么鼓励,要么劝说,但尊重你的选择,毕竟有些人不想花太多时间,或者比起Project更喜欢相对简单的作业。
同样是分班,一个给学生贴了难以摘掉的标签,另一个给了学生选择的机会;一个是相对被动的,要么炼狱,要么被放弃或搁置,说惨无人道也不过分,另一个则是“除了自由什么都没有”的幸福。我选择后者,无意激怒任何人,只是呐喊,为唤醒少数人。
在我看来,教育不是通过考试分出胜负,而是让学生拥有自己的选择,然后帮助他做到最好。
(编辑: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