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首次发表声明,不管是写作业还是考试,学生从网上剽窃的现象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该校文凭的含金量。此前,悉尼大学使用一种名为“反剽窃”的软件,发现有200多名学生论文存在着剽窃行为,并由此引发了新西兰和澳洲大学对学生剽窃问题的全面警示。但牛津大学首次以官方声明的形式,把“反剽窃”与学校文凭的含金量结合起来,把网络时代如何防范学生论文剽窃的问题提到了决定学校声誉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给世界高等教育界提出了新的课题。
西方名校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把学生的学术规范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并以此作为核心构建整个教学课程。在哈佛大学新生入学时拿到的《哈佛学习生活指南》上,都在非常显著的地方印着这样一段话:“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2004年3月曾在北大阐释道:“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应教会学生如何创造性地思考,如何严谨的思考和独立的思考。”
与这种教育思想相适应,西方的世界名校具有三大教学特征:一是研讨式教学,二是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是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考评。在麻省理工学院2003年秋季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大纲中,规定该课程的评分方式如下:“家庭作业占25%,实验占15%,助教评分占5%,期中两次定期测验占30%,期末测验占25%。”大部分名校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做大量的阅读工作,平均每堂课都要阅读20页左右的文献资料,并为下次课堂发言提前做好准备。以一名学生修习40门课程估算,每门课程平均阅读20万字、做3次发言、写3篇论文计算,大部分世界一流大学学生在校期间要读800万字资料、做100多次发言、撰写100多篇论文。正是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机制,确保了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相对于国内高校对学生作业规范以口头要求或惯例要求的模糊态度,世界一流大学通常有对学生学术规范的明确规定。麻省理工学院《MIT规章》在第十章里对“学术不当行为和学术欺诈”给予了明确区分,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作了详细规定,要求全体教员要在学期开始向学生明确正当学术行为,并提醒教师在学科与学科、题目与题目之间的“灰色领域”给予明确指导。授课教师也大都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对学生学术规范的要求。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专门设立“合作与学术道德”要求:“我们鼓励你在解答作业时与他人合作。……如果你是通过合作来完成你的期末作业,您必须同时肯定那些协助你的人们(列出他们)。如果你运用其他的资料(例如:‘代代相传的笔记’,图书馆等等),你也应该将它们列出。复制他人(旧的解答或朋友的解答)的作业……这类的不诚实严重地违反本校和工程专业规则,且从严处理。”
对于学生违反学校学术规范的不当行为,世界名校都有比较细致而严格的规定。哈佛大学对学生剽窃行为的处罚相当严厉:如果被发现有剽窃行为,学生该学期所有成绩作废,甚至会被学校开除,去年就有6个学生因为剽窃而被迫退学。
牛津大学格拉芬教授则表示,以后牛津大学学生写论文时,都应该做一个书面宣誓,保证自己的文章不是剽窃的。如果哪个学生被怀疑剽窃,他的作业将被交给学监,学监再呈给学校纪律仲裁机构,并作出惩罚决定,如扣学生学分、让该门功课不及格甚至开除。牛津大学已决定在学生中开展反剽窃教育,要求导师严查学生作业的剽窃迹象,并对引用他人作品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连续6个词引自他人作品必须注明出处,连续10个词引用他人作品而不注明出处的,应该被视作行为不当的证据”。
牛津大学反剽窃事件表明,网络时代为剽窃抄袭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也给导师审查和评阅带来新的挑战。任何一所学校要确保培养高素质人才,都必须坚持提高学生培养环节的教育质量,必须严格规范学生作业和测验中学术行为,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才能使学校在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
(编辑:Alvin,Charlo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