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初中毕业出国好,还是高中毕业后再走?
出国是去读国外预科,还是读国内预科,或者直接考托福最省事?
国外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医疗保险费、通讯费、交通费到底是怎么算的?
过海关时要注意些什么?
在加拿大办哪家的银行卡?
在加拿大怎么买车最划算?
如何争取各种名目的奖学金?
怎样避免因为不懂海外学习规则而酿成的处分?
……
2010年,在加拿大留学8年的漠子,陪儿子在加拿大读书4年的漠子妈,特别将他们当初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仔仔细细记录下来,写成《留学真经》,供即将出国的学生参考,也为想要留学的学生了解国外生活提供了一个最鲜活的案例。
漠子:我已经做到的,你也行!
漠子妈:我们走过的弯路可以避免!
我的儿子漠子是2001年2月去加拿大留学的,走前是北京三十三中初三的学生,还没到15岁。而今,时间过去了九年,他也已经从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毕业,即将开始他独立的人生了。
算来,时间不短,九年了!
凡是曾经见过他的人,今天没有一个不说他变化大:凡是曾经了解他的人,没有一个不说,我的最大成功就是把儿子送出去了。
的确,九年来,他傻乎乎,憨憨样,东一头,西一头,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摸着石头过河,终于走到了今天。九年来,他有太多的人生体会,有太多的苦辣辛酸和经验教训。这些体会,他会对我说,会对同学说,会对那些即将留学的孩子们说,也会对留学生的家长们说。
尽管,他说的话带有很多的青涩,甚至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每一个听了他“指导”的年轻人都会说“大受启发”,每一个听了他“建议”的孩子家长都会对我说:“真应该早点儿跟你儿子聊聊”。
是的,出门的路不好走!因为我们不熟。
毕竟我们的孩子是要到另一个国度去了。那里,语言不通,文字不同,规矩迥异,习俗、文化又有很大的差别,那里的困难不是我们坐在家里能想出来的;另一方面,我们将要出门的“留学生”又太年轻,太幼稚,带有太多中国独生子女特有的娇、骄二气,自认为很成熟,实际上又很幼稚,还是个在家里离不开父母照顾的孩子。外面的陌生加上内心的惶恐,困难能小吗?
有人说,不怕困难,困难对孩子是最好的磨炼!说得对。但是,我们绝大多数家长只有这一个孩子,能否成功,没有试验的机会!茫茫留学之人海,浩浩求学之旅途,马失前蹄、折戟沉沙的孩子难道还少吗?
我常暗自庆幸,我能陪儿子在国外读书四年,陪他度过最困难的阶段,这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我是亲眼看着他语言一点点进步,看着他学会开车,看着他外出打工,看着他从不适应国外的学习到从容应对,直到他考上大学。我在加拿大“陪读”四年,因此,我对留学之路或多或少地也有了些许的了解。
作为母亲,我理解孩子初出国门时的忐忑,理解他们初次被洋面孔包围时的紧张,理解他们听不懂老师所讲时的烦躁,理解他们不知如何选课时的烦恼,理解他们放学后无人交流时的孤独,也理解他们急匆匆找个异性朋友,可又不知如何相处、如何分手的焦虑与不安——在国外,孩子们的每一种磕绊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尽管他们不是我的孩子,但他们是我同胞的孩子,他们是身边没有父母的孩子!
为此,我鼓励我的儿子把他的经历告诉给初来乍到的同学,告诉给即将踏上留学之路的国内的朋友,告诉给他们的父母。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想写一本书,把我知道的有关留学的事情写出来,让他们一看就能明白哪一步该怎么做,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节省留学时间。”
儿子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他利用大学四年级的暑假赶写了有关留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章节。我看了,他的文章不够周密,不够全面,但,那是一个孩子与孩子的对话,是他的最直接,最切身的感受。我想,这样的交谈,可能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至于有些他没提到的,而我又认为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有必要了解的,我会给个补充。所以,此书是我的儿子——漠子与我共同完成的。
这本书是给留学生(或者准备留学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看的。所以,书的读者对象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家长。您是什么角色,请您自己对号入座吧。
我和漠子都衷心地希望我们的留学生们在国外健康快乐,走正确的路,用最短的时间跨过语言关,尽快地开始大学课程;在大学里能选对课,少犯错,在常规的时间里学完常规的课程,尽快地达到自己留学的目的!
再次衷心地祝我们的留学生们成功!
(编辑: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