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是今年刚刚申请下来的学生,但是我觉得在美国生活了一年之后,有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还是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的。我是08年开始正式准备申请的,或许很多DIY的筒子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触,那就是从头开始,什么都不了解,也不知道该看什么,该相信什么。甚至有的时候被太多的信息左右,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其实,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痛苦有些无助,但是,坚持下来也算是一个成长的磨练,所以,现在仍在奋斗的筒子们,一定别灰心啊!
言归正传,首先是关于选校的问题。根据很多网站和专业人士的指导,大部分人都会去看排名,不管是USNews也好福布斯也好,这些排名会给你一个整体的感觉这个学校是“好”还是“坏”。但是,说句实在话,从目前的经验来看,还有很多同学的反馈情况来看,高的排名并不等于好的学校,好的学校并不等于适合你的学校。个人感觉,用“好坏”来形容是有点幼稚的,而建立在“这个学校有没有名”的出发点上去筛选会让你失去很多宝贵的机会。而且,排名各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哈佛跟普林斯顿在USNews上并列第一,但是在Forbes上哈佛就跌倒了第八。影响学校排名的因素有很多,比方说课程的设置,有些学校课程比较有限,所以排名就比较靠后,但是在某些专业上是很有实力的,如果单纯的因为综合排名靠后而错过了好的机会,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排名只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概念,但不能较劲地去抠哪个学校排第10哪个学校第11。另外,不是在泼大家的冷水,常青藤不是给所有人都准备的,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比慕名择校重要得多。更不要抱着买彩票的心理去玩投机的游戏。现实中有很多的例子,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优秀,北大清华保送的料子,信心满满的放弃高考,狂妄地申请了排名前十的美国学校,没有保底学校,结果全是拒信。所以,择校需要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一定要知道你希望从学校得到什么,还有就是你也要知道学校希望从你身上得到什么。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不是一个慈善机构,尤其在美国,占有绝对教育质量优势的私立大学同时也是一个盈利机构,没有哪个大学会把精力和金钱放在一个每天只会想着买名牌过奢华生活的人身上。这也是各位在写PS的时候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换个方面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名牌包包推销员,结果你跑到一个只想花100块钱买件毛衣的人面前,就算你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推销,商品再怎么好,但不是人家想要的,岂不是在白费功夫?重点是,这种供求关系要能吻合起来。你要说服学校你就是他想要的那件物美价廉的毛衣。
【相关阅读】2011美国大学及专业排名详尽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