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该报告汇集了全球1000多家领先雇主的观点,这些雇主共代表了来自22个行业集群和55个经济体的超过1400万名员工。
该报告旨在探讨到2030年,技术变革、经济不确定性、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企业绿色转型等宏观因素如何影响未来就业和技能。
2030年前增长和减少最快的工作种类
根据《未来就业调查》受访者的预测,到2025年至2030年期间,由于劳动力市场转型,预计将创造相当于当前总就业14%的新工作,即1.7亿个工作岗位。然而,这一增长预计将被相当于当前就业8%(约9200万个)的工作岗位流失所抵消,即净增长7%,约7800万个工作岗位。
不同种类的工作岗位将会迎来不同程度的增长或下降。
一方面,技术的革新,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等方面的加速发展正在重塑岗位结构,大数据专业、金融科技工程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等数字技术领域岗位规模迅速扩张;受到绿色转型的影响,环境工程师、可再生能源工程师等岗位的岗位需求也迅速增长。
另一方面,以数据录入员、收银员、会计、平面设计师等为代表,低技能、高重复性、标准化、容易被自动化替代的职业需求则迅速减少。
这则意味着,未来就业两级分化严重,紧跟时代的技术人才十分吃香,但缺乏不可替代性等缺乏竞争力的人员将在低端岗位中越来越内卷。
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就要注意自己想要选择专业的未来就业趋势,最好选择更有利于未来就业的专业。
2030年前增长最快的十大个人技能
排在前三的均为技术技能,分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网络和网络空间安全以及技术素养。可见,技术技能是未来就业的基础。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位居增长最快的技能之首,报告指出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数据建模和分析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80%的雇主视其为业务关键。
其次是网络与网络空间安全技能,地缘政治紧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对网络安全专家的需求,相关技能薪资年增幅达25%
技术素养排在第三位,跨领域技术理解与应用能力成为基础要求。
与这些技术相关技能相辅相成的是,创造性思维、韧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及好奇心和终身学习,预计在2025-2030年期间将继续上升。
而分析思维、认知能力、韧性、领导力及跨团队协作等核心能力亦不可或缺,
可见,未来岗位的能力画像将呈现“技术硬实力+人类软实力”的复合特征,两种技能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多数增长型职位的准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