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今日报道称,下一学年,80%的英国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将面临财政削减,另外,40%的高等院校获得的政府拨款增长额无法抵消通货膨胀。按照零售价格指数,当前英国的通胀率是5%,因而仅有20%的英国高校能获得增长超过5%的教育拨款。
很多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受到较大打击
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的主要职能是为大学和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分配公共基金,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和科研质量。HEFCE称,政府今年给予高校的拨款总额为74亿英镑,比3月公布的数据多了210万英镑。在HEFCE资助的130所高校中,51所高校实际获得的金额比去年少。仅5所罗素集团成员学校如牛津大学获得的政府拨款有所增长,但也仅能抵消 。
阴政府资助导向使研究金费的比重上升,且多流向自然科学相关专业,很多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因此受到较大打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受到打击最大的一所高校,政府拨款减少了6.5%,近200万英镑。
2010年至2011学年,英国和欧盟本科生学费上限仅为3290英镑,非欧盟留学生中本科生的年平均学费首次突破1万英镑。教学拨款减少,学生申请人数增加,意味着学生申请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英国《卫报》称,2010年至2013年,政府高等教育拨款将减少10亿英镑,英国高等教育将面临十几年以来最严重的财政窘状。同时,据英国高等教育联合招生办公室统计,高校学生申请人数已持续4年创新高。
教学拨款减少,学生申请人数增加,意味着学生申请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卫报》援引英国新一届联合政府高等教育部长大卫.威莱茨的话说,“这会导致学校提高学费。”目前,高校征收的学费数额相当,罗素集团的学校强烈建议自行设定学费标准,他们认为就读好学校的学生应该能支付更高的学费。伦敦大学学院教务长格兰特认为,如果政府同意提高学费,很多白人学生会被高校拒之门外。以伦敦大学学院为例,根据下一学年学费安排,要攻读古代历史本科学位,留学生将缴纳1.2万英镑,医药学位为2.4万英镑。但对于英国本土的学生而言,因有教育补贴,学费比留学生少不少。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报道,2010年至2011学年,英国和欧盟本科生学费上限仅为3290英镑,非欧盟留学生中本科生的年平均学费首次突破1万英镑,较去年增长。61%。伦敦帝国理工的某些基于实验的专业学费最高,对非欧盟本科生的学费达到一年2.6万英镑。
这些数据引起英国专家的主意——高涨的留学生学费可能使英国高等教育在海外留学生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欧洲大陆的学费低不少,法国里昂大学每年只收留学生相当于250英镑的学费,柏林大学则免费。
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多米尼克.斯科特认为,英国高涨的学费将成为外国留学生的“苦药”。英国能否继续为海外留学生提供物有所值的高等教育,令人担忧。他认为英国高校得在教育质量上下功夫,才能持续吸引留学生。
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首席执行官邓.奥尔科特说,英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声望是海外学生追捧的重要原因,这也导致高校在提升学费方面有很大灵活性。但奥尔科特警告说,这并不意味着学费没有上限,如今学生的选择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多。如果顶级学校和相对差一些的高校之间的学费距离日渐拉大,留学生将把目光投向那些能够提供良好酒业机会,有着丰富学生生活的学校。
英国文化协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信称,很多留学生在英国没有获得预期的留学体验,戴维新警告高校不要把留学生当成“摇钱树”。
在英国,如果超过政府规定,多招一位学生将收到3700英镑的罚单。目前,60多所大学和继续教育学院因扩招4235名学生受到总计1567万英镑的罚款。
针对学生名额的限定,一些苏格兰大学放眼海外,争相在孟加拉国、迪拜和中国香港开设分校,比如位于爱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学在迪拜设立了造价3500万英镑的分校区。这样即可以吸引投资者,还能弥补财政紧缩造成的资金缺口。以工科和理科为主的赫瑞瓦特大学,通过合作办学,该校近一半的学位颁给了海外学生。
(编辑: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