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美国的第一感觉,就是住房甚为宽大。十多年前,我来美国探亲时,女儿女婿租房住的是“APT”(Apartment),即同一楼房里的单元房,楼高一般只两三层。后来租住过“condo”,就是连墙式的跃层单元房,即一户一个楼门,房墙是单独的,与邻居贴紧着。不管是什么样的单元房,其面积都很宽大。
前些年,贷不贷款买房,是我女儿女婿争论的重要话题。女儿说:“美国多超前消费。贷款买房,三十年还清,利息加起来相当贷款的原来数额。”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工作之后,是否贷款买房,是个观念的大转变。女儿女婿害怕三十年加倍还账的“绞索”,会紧紧地把人缠死。
女儿女婿经过一年的争论,还是走了一条稳妥的路———在纽约边的一个小城,租了一套别墅式的住宅。我在那里住了两个多月,那里可以称为别墅城。远看,是座高低交错、层次有序的小二楼,白色、灰色、橘红色的,色调俱全。房前有一块绿草坪,房后是更大的草坪,并有松墙、绿树参天。后院篱笆之外是潺潺小溪,清澈见底,水草在卵石上浮游,足见这别墅幽雅的环境。
进门的地方是块两平方米大的挡风的小厢门,也是换鞋的地方。换上拖鞋,进第二道门便是大客厅。厅角缩进一米,一面是卧室门,另一面是书房门,中间是洗手淋浴间门,右面是厨房门,边角可上楼梯,旁边即是到达地下室的楼梯。二层楼上是三间卧室,并有洗手沐浴间。地下室,设有洗衣机、烘干机,放有各种生活用品,热水煲、空调的装置也设在此处。客厅、卧室均有温度计,自动控制暖气或冷气的大小。这样舒适宽大的住宅,住的都是一般市民。租金是三千多美金。市长也和大家住同样的房舍。
住了一年多,女儿女婿便愈来愈感到租房不合算。随着他们工作的调动,工资的增长,他们决定要买房了。女儿女婿买的是期房。我又来探亲,看到了建房的全过程。这里是新泽西一个远离城市的别墅小区,每家之间约在百米左右。据说,这个新建的小区,房舍都是新的设计,颇受众民欢迎。小区的通道是个“S”形,走一程,难辨东西。每家有条汽车专用通道,开车进车库,即可直进客厅。房子前后左右皆是树木和草地,靠近房子地方都是异彩缤纷的花丛佳木。
房子的空间比我们原来租的还要宽大豁亮,一层有大客厅、贵宾室,有书房,有设备齐全的大厨房及餐厅,还有招待客人的大餐厅。地下室可做健身房。两座楼梯,通到楼上的四间卧室。这里的别墅多在400至600平方米,有的还有室外游泳池,单独健身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工很细,每个房间都有独自的使用范围。
譬如,已有大客厅,还要另设一大间贵宾室,专门招待尊贵的客人。又如主卧室,总面积足有80多平方米,有衣橱两间,化妆室两间,里外间卫生室,宽敞而方便。当然,还有更大的豪华别墅,那就不是工薪阶层所能企及的了。
有的房子,建在山顶,或在广袤的山坳里,数十里不见人烟,只有草地和树林,偶能听见狗吠声,十分寂静,有些瘆人。这样孤零零的房子,我只是随朋友参观过,没有亲自住过。
买了房,我女儿女婿每月还账两千多美元,比租房还便宜,并且三十年后,房子就全属自己了。他们感到满意。但是,享受房子的宽大豁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中国人在美国,贷款买房是一关———缺钱;住房又是一大关,那就是要勤劳,在懒人看来就是“苦差”。房前房后要种花草树木,几亩大的草地要施肥,要割草,下雪了要清扫周围的便道;这些活儿,要是雇人,其花费几乎接近租房的花销。要是懒,不修饰房前房后的花草树木,过路人则会笑话。要是让绿地的草疯长,便道不清扫,树木不整理;街道管理人员则会干涉,重者还要罚款。这些杂活儿,很多年轻华人都是自己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传统,也节省了不少钱。我的女儿女婿也这样做。很多老年人,因为孩子大了另有住房,老两口用不了别墅式的大房子;为了省钱,避开这些劳作,便卖了房,重新租用“APT”。这样,有管理人统一整理草地花木,室内装备坏了也有人来修,自己图了个省心。
像我这样来探亲的,住别墅还有一苦:美国的house区,不允许设立任何销售点,更不必说流动商贩了!买任何副食品、日用品,都得开车二十分钟,才能见着超市。我开不了车,远离市区,是一静,也是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