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实在值得关心中国教育的人士一看(见3月24日《光明日报》5版)。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方知优劣高下。这份比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存在比较严重的“教育荒废倾向”,这表现在“我们的教育在表面上看抓得很紧,学校安排了许多课
程,学生很忙很累,但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因为我们的落脚点更多落在抓学习成绩上,而诸如人格的培养、健康心理的养成、生活技能的培养都很不足,有些甚至被荒废了,存在着‘教育荒废的倾向’。”“教育荒废倾向”,最主要体现在偏重学习,而忽视身体、心理的发展需求。
学校、家长“抓得很紧”,学生“很忙很累”,“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好”,这诸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甚至不用比较研究,中国高中生教育中的“教育荒废倾向”,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改变高中生教育中有悖教育常识的一些错误做法。此次的比较研究,不过是为这些认识和疾呼提供了一些有力的数据与案例罢了。
荒废了人格、心理教育的教育,最终会“荒”了什么,“废”了什么,其结果的确让人不得不深想。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最长,闲暇生活也多与教育有关。“从具体数据来看,四国高中生学习都很紧张,但中国高中生是学习时间最长、负担最重、压力最大的。看看他们如何度过休息日就足以了解中国学生的紧张程度,其他三国高中生休息日做的最多的三件事是:和朋友一起玩、体育锻炼、看电视,而中国高中生做的最多的三件事则是:学习、在家休息、上网。中国高中生在休息日很难得到积极休息……”其实,这样的学习与闲暇生活又岂是高中生所“独享”!
一个毕业于重点院校的同事在回忆自己高中时代时说,他那时的唯一想法就是盼着早点高考,“好到大学去歇一歇”。还有一个从人口大省一路拼杀出来的同事说,他现在所有梦境中最可怕的梦魇,就是身处高中时代各种各样的考场。这是怎样的高中时代啊。
好在比较研究能够给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教育,曾被称为‘考试地狱’,但日本及时进行了批判性反思,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将教育转向‘心灵教育’。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对研究报告的说明,无疑在催促我们起而行之。实际上,也正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从一个科技模仿大国,转变成了科技创新大国,其专利数量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坐实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如果我们不想把高中生都培养成“好到大学去歇一歇”的人,如果我们还指望源源不断的高中生成为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生力军,那么,我们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教育荒废倾向”。
(编辑: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