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名校而居,将孩子送进一流好学校,是多数人认为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的一条可行之道。据《世界日报》报道,5月10日,加拿大菲沙学会(Fraser Institute)公布卑诗省2006/07学年度中学评鉴报告,全省298所接受评鉴的公私立学校中,私立中学包办前13名。主撰人柯里表示,其实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特色,找到“适合”学校最重要。
孩子的个性差异大,名校所以成为名校的理由也各不相同,能不能在中学毕业后进入好大学,而且念得下去,关键还是个人,学校能给予的只是整体的大环境而已。
来自台湾的苏珊,在移民前就先把小孩送到温哥华来就读私立小学,举家迁过来之后,孩子继续就读名列前茅的私立中学,今年马上要毕业,已经取得美国常春藤盟校的入学许可。她正开心地打算宴请亲朋好友时,儿子冷冷地告诉她,不准让任何人知道他念什么学校,否则他会翻脸。
当妈妈的从旁打听后才知道,儿子学校里有个进美国名校的学长,刚刚铩羽而归,人整个变了样,自信心完全丧失。儿子担心步上学长的后尘,连上名校都不敢声张。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其它人身上,带着两个女儿本来住白石镇的安妮,就是发现朋友的小孩在中学时成绩不错,上了大学却念不下去,她当机立断搬到温哥华,想让孩子在更有竞争的环境中磨练,而且考进了IB课程,为将来读大学预做准备。
如果以升学为导向,家长们考虑的,除了中学成绩之外,还包括就读大学的实力。从事课后补习工作的莫妮卡说,这里的中学很松,老师不逼学生,成绩好与不好都不关老师的事,学生若只是想混毕业,其实很简单。
如何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培养自己读书的实力,把各个基本科的底子打好,才是最重要的,将来是否能顺利把大学读完,关键就在这里。
事实上,当家长的除了把孩子送进排名前面的中学之外,能做的其实不多,孩子们是否愿意好好学,家长们只能启发与引导,没有太大的帮忙空间。同样10年级才移民,有人毕不了业,也有人拿全额奖学金进大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学校当然也有影响,当周遭的同学都不打算升学时,年轻人很容易受同辈影响,也跟着决定毕业后先做事再说;如果旁边的人都很努力,个个有远大的前程规划,年轻孩子很容易被带动起来。(编辑:Sa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