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王勇走进多伦多Bay Street 200号的皇家银行大楼任职,毫无金融背景的他用9年时间成为皇家银行副总裁及全行市场风险部董事总经理,这是从事金融业的大陆移民中所不多见的。
当年加入皇家银行时,王勇刚拿到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数学博士学位,对金融知之甚少。但他在进入银行后前3年中连升4级,而后在2003年更晋升为副总裁,在这所加拿大的大银行里统领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及流程制定、确定资本市场衍生产品交易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并处理市场资本金、巴塞尔协议及风险模型等事务。
外行成内行 职位年年升
王勇出生于河北唐山关滦的1个矿工家庭,小时候为谋生曾做了2年木匠学徒。但恢复高考后,初三的他急忙从同学那里借来课本苦学,一方面是为了给母亲「争脸」,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已知未来的恐惧:「如果不考大学,我能清楚地看到,我的40岁、50岁是什么样的,在工厂,煤矿,一辈子就这样。」
从西安交大毕业后,王勇考到北京核工业部研究生院读研究生,但他看到外国报刊上的高楼大厦,总觉得还有「更好的地方」。他申请了境外大学,却因人事原因被迫使在家待业,等1本迟迟不来的因私出国护照,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我整天自己和自己踢球,就是用脚颠球。那年我踢烂了1个球。我到现在踢球技术不怎么样,但是颠球很厉害。」他最终坚持了下来。15个月后,他拿到护照,来到加拿大,后来获得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取得皇家银行的应聘机会。
吃苦当吃补 只睡5小时
王勇说,自己那时尚未接受任何金融教育,「连现金流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只好花了2周时间恶补金融知识,读完了金融衍生产品教授赫尔(John Hull)的教科书才得以过关。
经录用后,他也没敢松弛下来,每晚只睡5个多小时,阅读大量金融文献,天天早上6点钟就到银行。「那是银行还没什么人的时候。我的那层楼,往往是我开灯的。很长时间里,别人上班的时候知道我来得早,但是不知道到底有多早」。他回忆说,开灯那一刻并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委屈,只有一种赶在人前的兴奋。「做一件事情做到某一点,总会觉得特别难,想干嘛这么努力,晒晒太阳比啥不好?但是再想一想,很多人也是到这点就退了,再做下去就能超过他们了,这时候就又有动力了」。
而王勇的老板也忽然发现他进步惊人,才交代的事情,没几天就会了。从1994年到2003年,王勇升迁很快,直至副总裁。在这几年中,他凭藉自己的努力,又取得注册金融分析师 (CFA)和注册金融管理师职称 (FRM)。
最近,王勇又完成了自己的著作「现代西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管理」,并用2年时间与人合作翻译了赫尔的「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期货和期权市场基本原理」、「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
勇敢说英语 打入社交圈
他认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形势瞬息万变,不能坐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上吃一辈子,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而移民进入加拿大金融业,还需特地了解西方文化和时事,尽快融入社交圈,所以要关注每日的时事新闻。
但王勇也以为,人不能丢弃自己固有的文化,要如加州大学前华裔校长田长霖说的那样「在西方人中像西方人,在中国人中像中国人」,而不是相反。如果在西方不能入乡随俗,在中国人中又露出西方式优越感,就很失败。
王勇称自己到现在英语口音都很重,但一直请英语老师进行个人辅导,在课程上就花了几千块钱。他说,老师会指出他的问题,有些词的发音纠正起来很困难,但至少可以避免说出这些词,用其他词来替代,以免露怯。同时,他说移民要避免怕丢人而不敢说英语的习惯,因为「如果你敢讲,其他人对你还是很容忍;但是如果你不讲,那就是完全放弃了。很多大陆移民知识很丰富,但是如果不讲出来,就没有人知道」。
地震过来人 认养10孤儿
他也提醒为事业而奋斗的移民,不要总认为事业第一,对家庭成员的疏忽以后再弥补,因为事业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小部分,美满家庭和个人的修养也至关重要。工作之余,王勇与几个同行一起建立加中金融协会,现有成员70余人,除开始时加入的很多大陆移民外,现港台移民及非华裔金融业人员也有入会。他说,这是为了同行间互相交流,也方便与中国金融团体打交道。此外,他所在的爱心教育基金会也在今年汶川大地震后为四川捐款,并认养了10名地震孤儿。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王勇飞赴四川,看望这些孩子。王勇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自己将来也许会考虑回国:「我父母还在唐山。河北人特别恋家,永远都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编辑:crissy)